乡村振兴战略在各地落地生根,如何实现“产业兴旺”与“乡风文明”协同推进,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。为进一步夯实乡村发展根基、涵养文明淳朴乡风,响应上级关于“以集体经济赋能乡村振兴,以文明新风点亮乡村生活”的工作要求,洋中镇以“壮大集体经济”与“培育文明新风”为抓手,精准统筹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与乡风文明建设路径,着力破解“重经济增长、轻文化建设”的不平衡问题,推动“富口袋”与“富脑袋”同频共振,绘就产业有活力、文化有温度、群众有获得感的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。在此背景下,洋中镇联合多个部门,在文化底蕴深厚的东山村陈氏宗祠,开展“壮大集体经济厚植家底 培育文明新风浸润心田”主题活动。
活动现场,古色古香的陈氏宗祠内悬挂着醒目的活动横幅,五大展示单元通过图文展板、实物陈列、多媒体播放等形式,生动呈现东山村的发展脉络。洋中镇东山村党支部书记陈祥以“行走的讲解员”身份,带领参与人员逐一参观“历史文化名村”“人文非遗”“文物古迹”“东山今昔”“红色记忆”五大板块。讲解结束后,陈祥围绕东山村发展实践,作了专题分享。谈及壮大集体经济、厚植乡村家底,他着重阐述了东山村如何立足自身资源禀赋,探索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路径——从最初的思路谋划、资源整合,到后续的逐步推进、持续优化,每一步都紧扣“让集体资产活起来、让村民腰包鼓起来”的目标,如今已能清晰看到乡村经济活力的显著提升,村民的收入水平与生活质感也随之改善。而在培育文明新风、浸润群众心田方面,他提到东山村始终注重文化传承与当代价值的融合,通过搭建多元平台、营造浓厚氛围,让文明理念逐步融入村民的日常言行,曾经的一些不良风气慢慢消散,邻里和睦、崇德向善的氛围愈发浓厚,乡村的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。
活动结束后,参与人员围绕“如何借鉴东山经验推动本村发展”展开了简短座谈。其中,芹屿村党支部书记感慨道:“这次来东山,既看到了集体经济发展的‘实招’,也感受到了文明新风带来的‘变化’,收获特别大。”他坦言,芹屿村目前存在产业规模小、文明实践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。接下来,芹屿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组织村干部系统梳理活动中的所学所悟,把东山村的先进发展理念与本村实际情况深度结合,进一步细化完善工作规划。一方面,将围绕提升产业发展质量、增强文明实践影响力的核心目标,探索更贴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路径,让产业发展更具活力、文明实践更有温度;另一方面,将着眼长远发展,着力构建能够支撑产业持续进步、文明氛围不断浓厚的长效保障体系,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、久久为功,真正让乡村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位村民,逐步实现产业与文明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