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织引领,激活“沉睡”资源
面对土地闲置抛荒难题,霍童镇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积极探索“支部引领、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”的复垦新模式。在兴贤村,村党支部率先垂范,组织党员带头流转抛荒地,并深入农户细致动员,将零星分散的土地整合成集中连片的规模化耕地。如今,80亩曾经的撂荒地已变成高产稳产的良田,实现连续三年丰收,年均带动村财增收12万元。田间矗立的“支部领办”标识牌,无声诉说着党组织带领群众垦荒复耕的坚实足迹。霍童村党总支部则通过科学规划,去年成功流转90亩土地发展优质水稻种植,在支部统筹下,仅一年便显现成效,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10万元,并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就业。今年,该村乘势而上,将种植规模扩大至100亩,村集体收入有望再上新台阶。“在党支部的带领下,我们种地更有方向、更有信心了!”一位正在田间忙碌的村民感慨道。

科技赋能,提升秋收“质效”
作为传统产粮区,霍童镇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、智能化进程。在连片的示范田里,大型联合收割机取代了传统人工,高效完成收割、脱粒、装车等环节,大幅缩短了采收周期,降低了劳动成本和损失率。为确保秋收质量与效率,霍童镇精心组建了3支粮食生产党员服务队,并创新设立了3个“粮耕保姆站”,为农户提供从种到收的全方位、一站式技术支持。“现在种地方便多了,不仅有机械帮忙,还有专家指导。”一位农机手满意地表示。“粮耕保姆站”提供的全程托管服务,以及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的技术指导与政策宣传,构建起“科技+服务”的双重保障体系,为粮食稳产增产筑牢了坚实的技术防线。
政策护航,激发种粮“热情”
好政策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“定心丸”。霍童镇将政策宣传与精准落实作为党建引领粮食生产的重要抓手,组织镇村干部、党员志愿者常态化深入农户家中、走进田间地头,面对面详细解读耕地地力保护补贴、农机购置补贴、种粮大户奖励等各项惠农政策。今年以来,已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30余万元。通过精准直达的补贴发放,有效激发了广大农户保护耕地、发展生产的积极性。此外,霍童镇创新推出的“我在宁德有亩田”认领活动,吸引了多家单位积极参与。秋收期间,各党支部将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到生产一线,广大党员既当政策“宣传员”,又当生产“服务员”,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中践行初心使命,让党旗在丰收一线高高飘扬。
霍童镇通过强化组织建设、注入科技动力、落实惠农政策,凝聚起保障粮食安全的强大合力。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,党建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,正助力霍童镇迎接一个又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年。 □ 褚子强 林鑫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