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 > 文化 >

蔡光:半山仙居楼

2025-10-24 12:33:46 三都澳侨报

能在蕉城区称得上“仙居”,大概只有洋中镇东山村半山腰那一座历久弥新的仙居楼了。

夏日酷热意犹未尽,把秋风送爽的时节悄悄侵占了。虽然此时稻田里金灿灿的稻穗已被农人闪亮的镰刀收割,空气也弥漫着稻谷沁人心脾的芳香。

尽管是秋日,头顶上那盆太阳仍逞着烈焰余威,热得让人汗湿衣衫,上午,我有幸随蕉城区作家协会前往东山村半山仙居,参与一场赠书活动。出席活动有蕉城区妇联周主席、区作协林峰主席,还有作家诗人和短剧编导,旗袍协会会长等。

早就约好在东山村古街柳州祠前与村干部汇合。东山村是附近名闻遐迩的古村落,是美丽西乡的名片,人文历史底蕴深厚,留藏下许多翻阅历史时光的文物“宝贝”,如古戏台、柳州祠、陈靖姑宫保,明清古街,连起一条古色古香的历史珠串。

在此等候我们的宁德市派乡村振兴指导员阮忠良,东山村的太阳把他脸晒出黝黑,融入村里种地队伍。旁人说他是一位能干实事的干部,又因在洋中镇当过党委书记,尊称他为“阮书记”。

仙居楼坐落在东山村的半山腰,门牌写的是后门山,可见其有居高临下之姿势。那座仙居楼后门连接着山脚和树木,是村里地势最高的房屋。蕉城区图书馆洋中分馆便设在仙居楼里。

从古街去仙居楼是地势和古建筑密集原因,没有公路,连轻便的两轮摩托车也上不了。靠两条腿走一段窄窄的小巷,再上一条弯曲的石阶。那日赠送的500册图书,靠肩挑手提运上去。

虽说是攀登石阶,但富有山村提神醒脑的情调,是仙居楼阅读的前奏。石阶两侧小山涧流水潺潺,似乎听着那叮咚的流水声,那是人工造出的小山涧,顺着路边缓缓流向古村中心,村民还依着地势砌了小水池,池里种养着几簇水草,简陋的几笔,勾画出迷幻般的景致。

到了仙居楼门前,才看清那斑驳的土墙上钉的门牌是后门山10号,这座四扇二层经过精心装修改造的木构老屋,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,梁柱等处上了新油漆,清新里又透出木纹里刻着岁月的痕迹。大门那扇围墙,是泥土筑就的,墙里墙外的壁上刷了一层白灰,岁月锋利的牙齿,咬脱了白灰,裸露出泥土,那形状像地形图或动物,全凭个人眼力和想象了。因而,装修楼房时,把围墙的样子原原本本地保留下来。

踏进大门,映入我眼帘的是摆在大厅中央那一张整块大木头打造的阅读长桌,它的两边对应摆放着阅读的椅子,旁边立着一块借阅须知牌,恍惚间,竟让我有了置身城市图书馆的错觉,书香萦绕鼻孔。大厅左侧,一架木制楼梯悬空连接着二楼,楼上是藏书区。天井左边原来的书院现被改造成了咖啡厅,可供阅读者购买咖啡与水果,模样与新华书店的门店颇为相似。假如阅读累了,便可点一杯咖啡来提神,还可以走到大门口,用疲倦的眼睛俯瞰东山村的古街与古建筑,或者凝望村前溪水中悠然游动的红鲤鱼,恍若跌入缥缈的梦里水乡。偶尔,还能邂逅从山间树枝间滑落的清风,或者从溪面掠过古村屋顶的潮湿薄雾,掠走阅读的那缕倦意。若再想提升活动的筋骨,那就往左边那片树林走去,呼吸树木释放的清新氧气,那里还建了活动棚,自由地舒展被书页“束缚”的筋骨,搭建在几棵杉树中间的瞭望台,登上从全新的角度俯瞰东山村貌,遨游它的前世今生,别有一番趣味。

我回到大厅后面宾客喝茶的地方,坐在茶桌上,喝着香味扑鼻的茶,听阮书记谈论着东山村的未来远景,给了人们坚定的信心。我转头间,见到房屋曾经的排水沟,经过一番精心改造,铺了鹅卵石,引来山泉水清澈见底,还游着几条小锦鲤,水道两端设了喷雾装置,只见薄雾缭绕在水面上,缥缈无穷,仙境十足。

阮书记是八都人,当洋中镇党委书记时,对东山村沉淀的文脉与鲜活的史脉了如指掌。想不到,他离任后,又以宁德市乡村振兴指导员的身份,倾注情怀地投身东山村的建设。半山仙居正是他一手打造的有文化知识活力景点,把那些框在古街古戏台的游人目光,引向弥散时代文化气息高处。

阮书记仙居楼后修了一条通往山顶的步道,又在另一侧开辟了可驾车上山顶的路,在山顶上种花种草,打造一个旅游观光新景点,站在山顶游客既能饱览西乡的秀丽风光,又能观赏日出日落时漫天的霞光,还能邂逅西乡上空舒卷自如的缥缈云海,美不胜收景观。

说到东山村古街,自然不能少了闻名遐迩的洋中水粉。古街路口那家“也想吃”水粉店,正敞开热情的怀抱迎接四方来客。古街的厚重历史、半山仙居的浓郁书香、传统的地道美食,“游读吃”三者交织奏响东山村的“东山再起”新乐章。

从古街出来,扑拍弥漫身上的古色古香。走到坐落溪畔边的村委楼,呼吸着一股浓厚的时代气息。这座风雨中荒废多年的小学教学楼,摇身变成村里最有时代鲜明的特色综合楼,它承载起村部里办公运转,又擎起孝老食堂温馨,零工驿站连接着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心路,农产品展示中心把田园的魅力抛给天下有缘人。二楼的民宿也与众不同,楼道里有书橱,书橱里放着书籍,也置着阅读桌椅,光从玻璃墙透入,一杯茶一本书,那是延续着游玩的趣味,到了夜里,枕着溪水潺潺声进入梦里水乡。

阮书记说来了东山就是“东山再起”,他笑着补充说,不是失败后的东山再起,而是在现有基础上东山再起,也是很有道理的。

在东山村想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那就得去登半山仙居楼,借助你那双慧眼,看那个云舒云卷的奥妙世界。  □ 蔡光

返回首页
相关新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