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峰环野立,一水抱城流。沿着雁乐溪的脉络望去,群山环抱,云海流转。晨光初照,一位拳师在溪畔起势,拳影与水波相融,静与动之间,天地相和。这里,是蕉城赤溪——世界康养示范镇,一处山水自成章的所在。行走其间,风清而草香,山路蜿蜒,茶园铺翠。赤溪的气息,是舒展的,也是安然的,一如岁月在这里缓缓流淌。

春采新茶,秋榨甜蔗。赤溪的四季,总有忙碌的身影。茶山上,叶尖带露;稻田里,金浪翻滚;黄田糖厂的炉火仍旧通红,老工匠的手艺与烟火气一并延续。土地从未沉默,它懂得回馈。一片片茶园、一座座温室、一行行农机,在阳光下描绘着新的希望。古老的劳作与现代的科技,在这片土地上握手言和,农人的心愿在田垄间一一兑现。

乡村的故事,总要从人说起。赤溪的田野上,如今奔走着许多熟悉又新鲜的面孔。有在手机镜头前推介家乡特产的年轻人,也有在地头指导种植的农技导师。他们穿行在田间地头之间,把热爱变成事业,把脚下的泥土变成远方的希望。村庄的灯火因此更加明亮,乡音里也多了几分自信的笃定。

赤溪的文化,如同溪水一般,有着深厚的源头。千年古厝在山风中伫立,灰瓦之下,是一代代人生活的痕迹;阳谷红军旧址的碑石上,刻着不灭的信仰与初心。青狮腾跃,拳师生风,那股从土地里生出的刚劲,延续成了赤溪的气质——诚以待人,韧以立身,勤以为业,勇以拓疆。古老的手艺被一代代人守护,传统的精神在新时代中重新闪光。

山水是赤溪最慷慨的馈赠。雁乐溪从山间流过,水声清冽,茶香随风。林木葱茏,花影摇曳,空气里是青草与泥土的气息。这里的清新并不张扬,它藏在每一次呼吸里,也藏在每一个村庄的宁静午后。人们推窗见山、抬头望云,生活与自然相互成就。

赤溪的振兴,也是一场共赴的旅程。以村为单位,以党为引领,强村带弱村,邻里共建,大家携手把小小的产业做大、把共同的日子过好。新修的公路把山村串联起来,农产品有了更远的去处,村口的集市重新热闹。乡村治理不再是冷冰冰的制度,而是一种温暖的秩序——让每个努力的人,都有被看见的机会。

今日的赤溪,是山水与人心的双向成全。这里的山仍旧青翠,溪水依然清亮;而生活,在一步步变得丰盈。党建为纲,山水为形;产业为骨,文化为魂;生活为心,振兴为路。赤溪,把奋斗写进肌理,也让宁静成为日常。

走进赤溪,仿佛走进一幅慢下来的画。茶香、山风、炊烟与笑声交织其间,让人相信,最好的生活,从来不在远方,而在脚下这一方山水里。 □ 张清英 余汕康 杨慈监 胡苏阳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