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 > 文化 >

陆宜根:醉生于蓝溪之源

2025-11-26 08:24:40 三都澳侨报

今年七月蕉城依然流火。海拔七百米的古田溪边已经没有“火流”的感觉了。这里是蕉、古、屏三县交界,人们只知道朱熹来过蓝田书院讲学,却不知道还为这里的清溪题名“蓝溪”呢。

这道溪流在村前打一个偌大的半月形,上为拦水堤坝,描绘成了一个“日”字,蓄水成潭,村人也称之为“日月潭”了。激流之处的水哗哗,对岸有一条山岗老蛇一般来势汹汹,仿佛要窜过溪来咬人。每年春夏之交,洪水泛滥,沿溪三十六墩人家深受其苦。不想这道难题却让刚过门到陈家的新媳妇一语道破了天机:“就在这儿建设一道蜈蚣桥、以毒攻毒,那老蛇也就老实啦。”其时恰有一位风水先生经过,又给这位在溪边洗衣服的新媳妇指点在溪滩和后山生起三堆芒箕火,成“水火既济”新格局。自此三十六墩成就陈家一姓大发族,达七百多户两千七百多人。一道单孔木拱古桥就这样飞跨两岸三十五米距离,数百年风雨不动安如山。

蓝溪是福州鳌江的源头,这里山高林密,天顶岗、茅草山、笔架山、陈峭山,山山原生态清泉汇集一溪,水质甘甜无污染。使这个高山小盆地依山为洋,临溪见洋,绵亘着洋中洋、前洋、下贝洋,还有层层梯田环绕山腰,日照充足,水稻生长期长,出产的大米品质优良。一千多亩被古田县农业局列为商品粮基地。历史以来家家设粬埕,红粬产量质量名冠大东,闻名连江、罗源、宁德。民国期间产量一度占全县三分之一。近年来,红粬成为食用红色染料,以原生态发酵,无任何化工色素和抗霉腐特色,在市场上十分畅销。优质大米、上乘红粬,造就了溪边酿酒业。恰如儿歌所唱:“一螺穷、二螺富、三螺开酒库。”所谓“螺”即指孩子们手指头指纹之螺纹。而今,蓝溪酒业有限公司出品,福建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监制的陈峭老酒正闻名远近,醉生于蓝溪之源。

南宋孝宗乾道庚寅岁桂月,朱熹曾经给陈姓祠堂写过一道一百六十八字碑记,如今正是一记成谶:“家传诗礼,祭祀蒸尝,既富复贵,山高水长。”金文之“畐”是酉的变体,甲骨文像酿酒盛酒的圆底尊。里面的笔意表示坛中有酒,酒酉古音相近,以酉为酒,加水字符号表示酒水,会意性更加明确。古田大东的酒文化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大甲青铜尊的出土。作为先民祭祀祖宗天地的祭品,专门以器物盛酒而祭的称为“酉祭”,还有以浇淋为祭的。《礼记·少仪》曰“致福”。既体现富裕的财富观念又通过祭饮,以致幸福,绵延至今。  □ 陆宜根

返回首页
相关新闻
返回顶部